1)鸿蒙电脑
在过去几年,华为笔记本给过用户很多的惊喜,但这次华为电脑亮相时候我们才得知……5年前,他们已开始布局鸿蒙电脑,并且是从内到外完全重构。
这些漂亮的界面和系统如何流畅我们不再赘述。与手机不用的是,电脑是生产力工具——什么是生产力工具? 通常定义为人类自身能力的物化延伸,其本质则是“投入产出的放大器”,通过技术手段将人类劳动的时间、体力和智慧进行压缩与优化。
这件事,Windows和Mac当然也在干,并且在之前做得不错。但进入新时代,也出现了各自的问题,所以我们才会见到把本是键鼠操作界面强行改成触控界面的Window,也见过坚持不改认为两套逻辑和界面无法统一的Mac。
而华为,因为同样有电脑手机平板手表等全品类,甚至还有汽车;所以鸿蒙系统在一块是就考虑到了多设备的统一,在这你能看到和纯血鸿蒙手机相同的界面/配色,不会有陌生感,又能看到之前Matebook笔记本和MatePad平板操作逻辑,并把它们统一到了触屏和键鼠这两套不同的操作装置当中;
同样因为自家的多设备生态,鸿蒙电脑也在研发开始就考虑到了多设备如何连接, 背后是鸿蒙系统的软总线架构和分布式能力,表现则是“弱化设备边界”用户能感受的是电脑跟手机平板实现键鼠共享,手眼同行这些奇妙感受。
生长在AI时代的系统,天生就有AI基因,即便它没像对手那样直接给自己取名AIPC,但AI已经融入生产力工具血脉中。
一句话文档拆分、格式转换;就连圈选操作都有AI buff加成(配合相应操作),让截图-打开搜索引擎-以图搜图这种PC常见操作成为历史。
此时回到我们刚才提到“生产力工具”定义(投入产出的放大器),鸿蒙系统用于电脑上的结果,是让用户的投入产出进一步放大,以前搜索素材整理组合排版,现在一个指令搞定,以前键盘鼠标一通操作,现在轻点两下屏幕搞定——这一切背后是鸿蒙系统操作界面浓缩了效率需求,打通了不同产品的硬件隔阂,大模型封装了数据与生成能力,AI则进一步前面两者获得的结果放大。
所以你拿着这台笔记本会觉得手上很“轻”(字幕补充 970克),使用则是心理上的“轻松”。
2)重塑新世界 让参与者共同繁荣
对于一个新的系统来说,生态布局既是挑战,又是机会。哪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Windows和macOS也存在着各自的生态优势和互不兼容的部分。
鸿蒙系统的第一步是完成日常办公软件的兼容和适配,华为也进行了提前布局,对各类常用的软件都做了功能优化和适配,比如WPS、飞书、音乐视频甚至游戏等等。目前已经有超过150个专属电脑生态应用加速适配,300多个融合生态应用已经完成适配,预计今年底还会支持超过2000个融合生态应用,作为普通用户来说,目前常用都有,而且软件生态会常用常新。
但鸿蒙系统在电脑上的后发优势,更直接的体现是“融合生态软件”,“一次开发,多端部署”,也就是说一次开发的应用,可以适配在电脑、平板、手机甚至泛IoT设备之间,降低了开发者的适配难度。
横向比较开发者最友好的苹果生态,手机、平板和电脑之间也并不是同一个系统,软件需要重新优化适配。而在多端部署的鸿蒙系统中,用户端的使用场景也更丰富,在PC、手机、平板之间都能有一致的体验。
以飞书举例,在针对鸿蒙系统适配后,飞书在移动端和电脑端实现了功能同步。设备接续也考虑到了更多:手机先入会,再通过鸿蒙电脑无缝接续,会议的文档、任务、语音都能流畅流转,办公更高效。飞书官方表示,只需要一周,就完成了快速的适配部署。
对于众多软件来说,鸿蒙是一个新世界,更是一个新的机会,在win和mac 这样成熟的生态中,软件的也存在“阶级固化”的问题。 新开发者很难取得突破,鸿蒙系统则带来了新的可能,以及更多链接能力。
比如美图秀秀,它几乎成了发朋友圈前的必备步骤,在鸿蒙电脑上,不但覆盖了日常的常用修图功能,还在很多功能上带来了独家优化,比如AI消除、无痕改字等等。
另外对于很多“专业级”的软件,比如视频、修图、建模等等,行业格局已经延续了很多年。在鸿蒙 PC 新的生态平台,中国开发者丰富的移动应用开发经验和 AI 技术的催化下,未来很有可能会诞生新的“杀手级”应用。
除了软件外,鸿蒙系统也非常重视硬件生态的布局,已经和惠普、佳能、联想等头部厂商合作,支持了1000多款外部设备连接,覆盖键盘、鼠标、显示器等20多种品类。不仅是完善鸿蒙 PC 的使用体验,更是给“1+8+n”生态一个新的触点。这些硬件设备经过适配后,不仅PC可以使用,在其他鸿蒙设备也可以轻松操作。
3) 华为的又一次从零开始
重塑是“创造性破坏”的结果—— 荷兰科学史家弗洛里斯·科恩在他的《世界的重新创造》一书中探讨了科学革命和现代科学兴起的看法,在其中我们看到了真正的重塑始于对既有框架的彻底反思。 回到这里(镜头指向电脑),华为破坏的,是一个统治行业的固有联盟,和在这个联盟上再也看不见什么新玩法新创意的软硬件生态固化,创造的,则是一个全新的生态。
尤其是手机出现并迅速成长,俨然已经成为人类”器官“后,电脑系统作为生产力的核心,应该如何与手机、平板或更多硬件连接,这种连接背后能不能产生更多1+1大于2的结果。华为已经在这台运行在电脑上的鸿蒙系统给出了初步答案。
在过去十几年里,我见识过华为从运营商白牌机到发展自有品牌,再到崛起成为中国高端手机代表的过程;在过去几年间,更见到了华为手机从被制裁的至暗时刻,到重新崛起的整个过程。鸿蒙系统从无到有,打破封锁,在不可能中,完成了对安卓的反攻,并完成了智能家居、汽车等品类重塑。
这几次关键转变都在证明华为这家公司具备破坏旧规则的勇气与构建新秩序的智慧。华为一直擅长从无到有的创造一个新世界。 他们的再次创造,在鸿蒙电脑生态上,我们相信会再一次得到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