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水平有限,内部黑幕重重,台军反无人机系统被批可能成“虚设”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武彦】近年各种无人机构成的新型战场威胁,让岛内高度紧张,台军要求在今年和明年采购26套反无人机系统,重点部署在“最靠近大陆的前线岛屿”。多家台湾媒体透露,台军相关采购竞标已经两次没有下文,只能在21日发布第三次招标公告,希望“在1个月内找到合适厂商”。对于被台军寄托厚望的反无人机系统,岛内媒体批评不断。

台湾“中科院”研制的反无人机系统。

此前两次招标都没了下文

台湾《自由时报》21日称,台军为强化无人机反制能力,原定在今年和明年采购26套“无人机反制系统”,并已经列编了近10亿元(新台币,下同)的预算。台军规划显示,这些反无人机系统将部署于台湾的“防卫要地”,用于反制150公斤以下的小型和微型无人机,具备被动监测、主动搜索、电子反制能力,且必须易于操作,与干扰枪、轻兵器共筑视距外无人机反制能力。其中台湾陆军计划于今年和明年分别获得12套,驻守乌坵的台湾海军陆战队预定于今年获得1套,台湾宪兵则计划在明年获得1套。

但台军的相关招标进展并不顺利,除了台湾厂商的反无人机技术能力不足外,台军对该项目的“心不在焉”也是重要原因。根据岛内相关规定,首次招商需满足3家以上厂商投标的条件才得以决标,结果首次招标时就因为“投标厂商数量不足”而流标,第二次招标时取消了厂商投标的数量限制,但结果却出现“废标”,外界怀疑投标厂商的产品与台军方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据介绍,当前台军主要依靠单兵操作的干扰枪对抗近距离出现的商用遥控无人机。但士兵以肉眼观察天空,搜索能力有限,就算装备了干扰枪也不一定能及时找到附近的小型无人机,更不用说发射无线电波进行反制。台湾《上报》此前透露,台湾陆军为控制成本,要求反无人机系统以“军用商规”的标准,能够在6公里以外探测雷达截面积约0.01平方米小型无人机目标并进行反制,多家岛内厂商透露,主流商规型主被动雷达的探测距离约4到5公里,按照台军给出的平均每套3000万元的价格“可以整合出相关系统”,但要求雷达探测距离在6公里以上就属于军规等级,基本起价就在3000万元以上,性能更好的要达上亿元,“用商规价格采购军规雷达,是不可能的事,显示台湾军方在规划此案时,根本没有进行基本的市场调研,连最简单的商规和军规雷达的价格都搞不清楚,暴露对技术认知不足”。报道还提到,针对这些厂商的抱怨,台陆军相关负责人在招标现场“一问三不知”,仅以“战训处依作战考虑与规划所核定的作战需求”推诿,但“战训处”却没派人参加,让厂商感觉台陆军根本就是应付了事,“相当失望与无奈”。

报道提到,台军21日发布第三次招标公告,全案将于11月21日截止投标,其余招标条件与前两次无异。“即使全案如期决标,这些反无人机系统需要在未来1年1个月内交付26套,首次交货时间更只剩下5个月,因此届时能否如期、如质完成尚待观察”。

吹嘘“反无人机系统与低轨卫星整合”

尽管台军反无人机系统的招标进展不顺,但这并不妨碍美台方面的各种吹嘘。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今年6月公布长篇分析报告,建议美国和台湾应该发展多层次的无人机防御能力,包括分层、大容量的防空和电子战系统,“否则将面临失败的风险”。

台湾《中国时报》21日则引用美国《防务新闻》的报道称,台军近年“持续筹获军用军规、军用商规无人机,同时结合民间资源,整合研制反无人机系统”,先前参与台军“无人机反制系统”招标案的创未来公司正在参与台湾当局力推的“低轨卫星”项目,计划在2025年年底前,验证反无人机系统与低轨卫星的整合,“期望提升台军防空能力的同时,也强化战时通讯的生存力”。

据称,创未来公司是台军反无人机系统的竞标厂商之一,其产品可探测半径6公里内的无人机,并在半径4公里内施以主动干扰。该公司的反无人机雷达还号称“去年曾在一周内侦测到多达100架解放军侦察无人机飞越台湾上空”。《防务新闻》透露,如今创未来公司参与的是“台湾太空中心”推进的“低轨卫星”计划,后者目标是在600公里近地轨道上部署两颗高性能的低轨卫星;创未来公司建议以其反无人机系统结合特制天线,使地面系统在战时具备通讯能力,必要时能利用民间的5G网络,“强化战时的通讯韧性”。创未来公司CEO王毓驹表示,该公司研制的天线是一款采用主动相控阵技术的轻型卫星通信终端,可兼作依赖区域专网5G覆盖的通信天线。如果该技术成熟,届时部署在台湾各地的反无人机系统都能作为军用通讯节点,当原有的通信设备被摧毁后,它们能接替工作,担负战时通讯任务。

受到各方批评

台湾“军传媒”网站批评称,台军反无人机系统的最终结果可能是成为“虚设”。报道称,台军在招标条件中将反无人机系统的要求从原先的指向性干扰降低为较便宜的全向性干扰,被质疑“有黑幕”。报道认为,台军这么做,要么是发现原先的预算太低要求太高,因此只能悄悄地降低要求;要么就是台军早已经悄悄选定了某家厂商,但后者做不出指向性干扰,只能根据其能力“量身定制”新的技术标准。报道称,将这样的全向性反无人机系统部署在外岛时,一定会干扰到附近地区的机场导航和通信系统。此外,想要大规模应对无人机袭击,除了电子干扰外,当前国际主流技术路线还包括激光拦截、微波照射或发展利用中小口径速射炮的野战防空装备,而在这些方面,台湾都远远落后。

《上报》也提到,根据台军反无人机系统的要求,其探测范围可达6公里,“若部署在外岛某些地点,覆盖距离已超过防御中线,不仅造成不必要的任务负担,同时可能会主动挑起‘类电子战攻击’,恶化两岸局势。”此外,如果每个地点都部署探测6公里的主动雷达,也会造成过度重叠覆盖的问题。

台媒还表示,现有的反无人机系统常常会提前将已知无人机使用的无线电频率输入到系统中,然后利用频率对比达到发现无人机的目的。以俄乌冲突的战场经验看,最有威胁的其实是自行组装制造的小型无人机,因为它们使用的无线电频率没有统一标准,也不被列入公开资料库中,因此上述传统方法难以提前探测。而且这些无人机体积通常较小,很容易成为漏网之鱼。而从台军的相关文件看,检测反无人机系统实际能力的测试非常简陋,仅要求对预先公布型号、飞行路线和角度的两款特定无人机进行测试,通过验证即算合格。报道批评称,这就如同预先公布测试答案,怎么能够真正选出好用的反无人机系统?如果根据招标文件选出的该系统只能对这两种特定无人机发挥作用,无异于该项目的经费全打了水漂。

上一篇:报恩的种子
下一篇:苹果Vision Pro解锁新技能:让准飞行员在任何地方都能练“起飞”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